韩国金乌工业大学携手庆尚北道政府共筑区域创新发展新生态
7月29日,在求水科大会堂举行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政产学研合作生态系统政策论坛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金乌工业大学与庆尚北道政府及各界代表共同描绘了一幅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蓝图。本次盛会由金乌工业大学主办,校长郭浩昌教授、庆尚北道行政副知事金学洪、道议会副议长崔炳俊、求水市市长张长浩、市议会议长朴孝相等80余位政产学研界领袖齐聚一堂,共商区域创新发展大计。
作为韩国IT制造业的核心增长极,巨济国家产业开发区正面临从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挑战。针对当前存在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发展瓶颈,金乌工业大学联合22家地方政府部门、产业界及科研机构,创新性提出"本土人才选育用留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建设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根据协议,各方将重点推进以下战略合作:
构建企业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发定制化教育项目
建立产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优化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完善留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强化校企联合研发,共建测试认证支持平台
发展政产学研联合教育,培育全球化创新人才
在签约仪式后的专题研讨中,金乌工业大学策划合作处处长白锡主详细介绍了学校正在推进的"学术-产业-研究"三位一体创新生态建设方案。该校凭借"K-Star 200+校企精准匹配计划"、"庆北智能人才管理平台"等特色项目,已于2025年5月27日成功入选国家级地方创新项目候选名单。其中,"K-Technology企业诊断医生"创新模式尤为瞩目,该模式通过组织教授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诊断,有效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区域战略性产业培育提供了新范式。据悉,学校将于8月11日提交全球业务的最终实施方案。
郭浩昌校长在闭幕致辞中强调:"区域产业的未来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储备。当企业独立应对这些挑战存在困难时,高校与科研机构理应主动担当,共创产学研协同新生态。金乌工业大学将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与各方携手构建产学融合创新体系,既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韩国建设先进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庆尚北道区域创新发展迈入新阶段。通过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产业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更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持久动力。金乌工业大学作为区域创新引擎,其开创性的校企合作模式有望成为韩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典范。